【中西医】笔试复习方法介绍(一)

2023-12-04 15:09 医师大夫考试网

笔试复习方法介绍(一)

我们按照考试科目,分科目来详细说说。


中基、中诊

【中医基础理论】

听课理解难点,比如阴阳五行、病机治则;其余重点背过,比如脏腑生理功能,比如经络循行,比如气血津液的生成,运行,输布等等,课程和教材中重点明确。

【中医诊断学】

知识点零碎,但是作为桥梁科目比较重要,所以整体根据课程理解一遍,记忆重点,考试的时候靠分析来做。


中药、方剂

中药和方剂是很多学员的难点,中药和方剂也素来被称为最难得科目。就是因为记忆的信息点非常多,而且考点散。

中药有320多味,方剂160首。各考察35分。对于每个章节的占分比例来说,分值很平均。各个章节都会有分值涉及。

【中药】

中药怎么学,中药学不好,会直接导致方剂的学习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。

首先对于中药基础不好的,更要认真、全面背诵,也许看完之后你记住的不多,但是在你自己的脑海中会有稍微那么一点印象。在记忆的宫殿中,其实你学习的东西都有印象,有时候你想不起来,并不是说你没有记住,只不过你忘记了在大脑中的存放位置。所以最开始的学习才是最困难的。学习每个章节的过程中,一定要做题,可以通过做题巩固这一个章节的知识点。可以知道考试的形式是怎么个思路。知道这个中药有很多个功效,出题会考哪个功效。

学习中药最快的一个方法就是,你要看目录,你要把这320味中药分到20个章节中,你怎么分,就是通过看目录,知道这个中药属于哪一个章节,它所在的章节就是它的最重要的功效。同在这一个章节就是他们共同的功效,然后再找同一个章节里面各自的不同点。学习中药方剂,你不可能想着看一次都记住,这不可能的,就像你遇到一个美女,看到她挺漂亮,其他的都不了解,等再见面,知道她眼睛挺大,再次见面知道她喜欢运动。再多见几次面了解的才能越来越多。

你只要把320味中药能够分到20个章节,每天拿出20分钟归归类,看似非常简单的学习,其实对你中药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。对很多学员来说,掌握每个中药的功效不是重点,重要的是你要先要把这些药分好类。

此外,中西医专业相比于中医的同学来说,需要额外掌握30味中药的药理作用,每年大概能考到3-5分,大家考前拿出一定时间熟悉。

【方剂】

学习方剂也是一样的道理,首先把中药学好。中药和方剂是大家一辈子都能够用得着的基础。

你要把160首方剂分到20个章节中,先记住方剂的名称和章节名称。然后再记忆方剂组成、功效、主治。

方剂的记忆有两个方面:

1、通过方剂名称能够想到组成,再通过组成推导主治、功效。

2、通过方剂名称能知道主治,再通过主治推导组成和功效。

方剂的对比考察主要有这几个方面:

1、同一章节里面方剂的对比,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效,如大青龙和小青龙;

2、不同章节里面方剂的对比,具有相同主治的,如治疗久泻久利的有补中益气汤、真人养脏汤、乌梅丸;

3、具有相同组成的方剂,但是不再同一章节的对比,如九味羌活汤、大秦艽汤、羌活胜湿汤、川芎茶调散的对比。

方剂考察组成,对于大家是一个难点,考察组成有这几个方面

1、5味药以内的方剂,容易考共同含有的组成是什么,再就是主治和功效的考察。

2、6-10味药的方剂,是最容易考察组成的,可以单独考,也可以考察共同含有的组成。组成是大家需要记忆的重点和难点。

中药和方剂最后还是要强调的是,一定要做题,并且多做相关的总结归纳整理。


中西医结合内科

内科考察西医疾病的临床表现、诊断以及中医辨证论治选择的题目可以占到60%-70%的分数,其余病因病机、发病机制、实验室检查、鉴别诊断以及西医治疗也相对重要,但是每个病常考的点不一样,大家根据课程和考前强调的重点去背诵掌握;另外中西医内科还有20+个中医疾病,这些疾病的考点基本都集中在中医辨证论治。


总之,对于内科的学习,大家一定要重视,总分有1/4的分数都是他的,大哥大的地位。到现在的阶段了,脑海中一定要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,内科疾病包括哪些系统,每个系统又会考察哪些疾病,每个病的重点内容是什么。虽然内科疾病多,但好处就是,他的目录到具体内容都很系统、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