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日一练】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练习题二
2023-12-08 12:58 医师大夫考试网
社区公共卫生
1.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
原则:早发现,早诊断,早报告,早隔离,早治疗。
需要检疫和医学观察的时限取决于传染病的潜伏期。
2.计划免疫
效果指数=对照组发病率/试验组发病率
保护率=(对照组发病率-试验组发病率)/对照组发病率
3.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内容
①医疗和行为管理(如按时服药、加强锻炼、就诊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);
②角色管理(做家务、工作、社会交往);
③情绪的管理(抑郁、焦虑、恐惧、挫折感等)。
4.公害病环境污染引起的地方性疾病。
大气污染引起,慢性呼吸道疾病
含汞废水引起,水俣病
含镉废水引起,痛痛病
5.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。
污染物概念:常见污染物
一次污染物: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,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汞、SO2、可吸入颗粒物、N0x、CO、CO2
二次污染物:一次污染物发生变化,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(氮氧化物)、酸雨(SO2)、甲基汞、过氧乙酰硝酸酯。
6.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
①定义:由于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,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,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。
②常见疾病:碘缺乏病、地方性克汀病、地方性氟中毒、地方性砷中毒、克山病、大骨节等。补充:生物富集,指有毒物质随生物链最终被食入。
7.化学中毒
8.其他污染
①生产性粉尘:<15μm。<5μm为呼吸性粉尘。
所致疾病:矽肺。X线示密度较高的圆形和类圆形阴影。
②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: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大剂量损害眼睛和血液系统。红外、紫外辐射和激光:损伤皮肤和眼睛。
③窒息性气体:一氧化碳、氢氰酸,硫化氢和甲烷等。
9.职业病
①特点病因明确;
病因与疾病之间存在接触水平(剂量)-效应(反应)关系,病因大多可检测;
群体发病;
早期诊断、及时处理,康复效果较好,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,发现愈晚,疗效愈差。重在预防
②职业病预防管理
第一级预防(病因预防):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,防止职业病的发生。包括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等。
第二级预防:定期体格检查。
第三级预防:调离原有岗位,临床治疗,促进康复。
10.常见食物中毒
①细菌性食物中毒
②有毒动植物中毒
河豚中毒:神经毒素,来自鱼的卵巢、肝脏。
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:急性过敏性反应,眼结膜充血,头晕头痛、心慌胸闷、呼吸加快。体温正常,预后好。肉毒素:发酵食品,运动神经麻痹。
④亚硝酸盐中毒:高铁血红蛋白血症。
临床表现:发病急,口唇、耳廓、指(趾)甲及全身皮肤、黏膜处青紫色。
急救:催吐、洗胃、导泻等,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(美蓝)和大剂量维生素C。
社区公共卫生测试题
01.(A1型题)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理是
A.生成高铁血红蛋白
B.溶血作用
C.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
D.毛细血管扩张
E.巯基酶失活
02.(A1型题)南方某村,居民以玉米为主食。某年秋天突然有10余人出现发热、呕吐、厌食、黄疸,随后出现腹水,浮肿,因抢救及时未出现死亡病例。经医生诊断排除传染性肝炎,分析原因,与居住主食玉米有关,该情况最可能是
A.污水灌田引起玉米中镉超标
B.玉米被黄曲霉毒素污染
C.玉米晾晒过程被多环芳烃污染
D.玉米中混进了有毒植物种子
E.玉米中有农药残留
03.(A1型题)下列食物未煮熟煮透时易导致食物中毒的是
A.豌豆
B.四季豆
C.荷兰豆
D.赤豆
E.绿豆
- >【每日一练】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练习题二2023-12-08
- >【每日一练】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练习题一2023-12-06
- >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准备2023-12-04
- >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规划2023-12-04
- >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规划2023-12-04
- >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报名条件2023-12-04